化州市人民医院

医疗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医疗资讯健康科普详细

【健康科普】腰椎间盘突出的防护和治疗

本文来源: 系统管理员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主要由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外力作用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肌肉瘫痪、间歇性跛行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中的水分和弹性纤维逐渐减少,椎间盘变薄、结构松弛,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突出。

2.职业因素: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尤其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者,如建筑工人、搬运工等,以及驾驶员、运动员、长期伏案工作者等久坐或久站的职业人群。

3.不良姿势:经常弯腰驼背、跷二郎腿、沙发上“葛优躺”等不良姿势,或者长时间久坐、久站等,都会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引起损伤退变。

4.外力作用:如腰部受到突然的重力冲击或长期反复弯腰、扭腰,导致椎间盘反复受到刺激和变形。

5.先天因素: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等先天性因素,也会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6.其他因素:如肥胖、妊娠、腹压增加等也是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1.腰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部位多在腰部,有时放射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和足部。疼痛可因咳嗽、喷嚏、排便或弯腰时加重。

2.坐骨神经痛及下肢麻木:疼痛多为钝痛,并逐渐加重,呈放射痛受累神经根受损时,会导致所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感觉减退。

3.间歇性跛行:由于腰及下肢的疼痛及麻木突然加重所致。多出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腰椎管狭窄,或原发性腰椎管狭窄的表现。

4.腰部僵硬:腰部肌肉紧张,活动受限,出现僵硬感。

5.马尾综合征:主要表现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巨大突出、脱出或游离时,可压迫附近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出现严重的双侧或左右交替的坐骨神经痛、会阴区麻木可引起便秘、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症状。

6.其他:有的可出现患肢发凉、尾骨痛、小腿水肿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腰椎CT或者MRI结果。

图片

对于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保守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卧床休息:急性期症状明显的患者必须卧床休息3-4周,以减轻椎间盘压力,促进炎症消退。

2.中医特色治疗:如针灸、推拿、中药热敷、拔火罐、手法复位等,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缓解疼痛的作用。

3.物理疗法:如腰椎牵引、磁热治疗、偏振光治疗、超短波治疗等,这些疗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4.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中药或者西药治疗,非甾体类的消炎止痛药、脱水药、激素类药物等可以缓解神经根水肿和炎症反应。另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5.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时,可以佩戴腰围以减轻腰椎负担,保护腰部。

6.运动疗法:在缓解期,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腰椎的稳定性,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包括腰部伸展运动、核心肌群训练(如小燕飞、五点支撑法等)、游泳等。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

1.髓核摘除术: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解除神经根压迫。

2.腰椎融合术:适用于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通过融合手术增加脊柱稳定性。

3.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椎间盘镜等,创伤小、恢复快。

预防措施

1.养成正确的用腰习惯: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久站、久坐,避免过力用腰。

2.适当锻炼:定期进行腰部和腿部的拉伸,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

3.重视骨质疏松的防治:中老年人应注意补充钙、镁、维生素D等,保持骨骼健康,预防腰痛和骨折。

4.治疗膝关节炎:膝关节功能障碍及畸形会导致腰部的负荷增加,造成腰椎疾病的加重,积极治疗膝关节炎可减轻腰椎疾病。

5.控制体重:过于肥胖会增加腰椎的负担,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可以减轻腰椎的压力。

6.正确的姿势:正确的搬物及办公姿势、中等硬度的床垫可避免腰痛的复发和加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