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人民医院

医疗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医疗资讯健康科普详细

追思当系平安结 祭扫犹需警世钟——守护生命,从每一步出行开始

本文来源: 系统管理员

清明节期间我院急诊科车祸外伤患者数量较平日激增,骨折、颅脑损伤、多脏器出血等重症病例显著增加。我院普外一、胸外科团队近日就在南方医院胃肠外科专家张剑明博士指导下,采用腹镜镜微创技术成功救治一骑电动前往墓区扫墓被一大货车碰撞致小肠穿孔的老年女性,目前患者已进流食恢复良好

清明节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春季出行高峰,车流人流密集叠加,交通事故风险显著升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23年全球道路安全现状报告》,全球每年约130万人因交通事故死亡,其中5至29岁人群的第一大死因正是道路交通事故。在我国,2023年交通事故导致6万余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电动自行车事故死亡人数年均增长5.85%,颅脑损伤是主要致死原因。

为守护生命安全,我院呼吁公众提升安全意识,践行文明出行。‍ 

 

图片

清明出行风险:

1. 节日交通特点:车流集中化与行为风险叠加

 

(1)多类型车流交织,路网压力激增

时空分布特征:根据交通部数据,清明节前3天至节后1天为出行高峰,全国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较平日增长45%-60%,重点墓区周边道路拥堵指数达平日的3倍以上。 

驾驶员行为异化: 

疲劳驾驶:长途返乡、跨城祭扫导致连续驾驶超4小时的比例增加32%,疲劳状态下反应速度下降50%,事故概率提升2.5倍。 

分心驾驶:导航设置、抢订祭扫车位等行为使驾驶员单次分心时长超10秒,相当于盲开300米(时速60km/h)。

特殊路段隐患:

高速公路匝道:因错过出口急刹、倒车引发的追尾事故占比超40%。 

山区墓园窄道:坡陡弯急,会车空间不足,易引发刮蹭、侧翻。

(2)春季气象复杂,驾驶环境恶化

能见度与路面变化:

雨雾影响:清明期间南方平均降雨日数达4-6天,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200米的路段占比15%,车辆前挡起雾导致视线模糊的风险提升70%。 

湿滑路面:降雨使沥青路面摩擦系数下降30%-50%,60km/h车速下制动距离延长10-20米(干燥路面制动距离约36米)。

极端天气应对盲区:雷电干扰:车载电子设备可能失灵,需提前关闭非必要电器;横风突袭:桥梁、隧道口横风导致车辆偏移,需握紧方向盘微调方向,避免急打。

 

2.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高危场景深度解析

 

(1)事故数据与损伤机制

头部创伤主导死亡率: 

WHO研究显示,摩托车、电动车事故中,颅脑损伤占致死原因的67%,未戴头盔者颅内出血风险是佩戴者的4.8倍。 

典型案例:2024年我市清明期间,一电动车与一小汽车碰撞,未戴头盔的骑行者因颞骨骨折合并硬膜下血肿死亡。 

二次伤害加剧后果:

车辆倒地后头部撞击路缘石、护栏等硬物,造成对冲伤(如枕部着地导致额叶挫伤)。

被其他车辆碾压时,头盔可分散30%-40%的冲击力,降低颅骨凹陷性骨折概率。

2)群体行为特征与防护漏洞
“短途侥幸心理”普遍:

调查显示,75%的电动车骑行者认为“墓区距离近无需戴头盔”,但事实上,60%的致死事故发生在3公里以内路段。

装备使用误区:劣质头盔泛滥:市售30元以下头盔抗冲击合格率不足20%,部分外壳破裂后碎片直接刺入面部;  错误佩戴方式:下颌带未系紧导致头盔脱落,防护效能丧失90%。

3)路权冲突高发场景

机动车右转盲区:大型车辆右转时内轮差达1.5-2米,电动车若进入盲区易被卷入车底。 

墓区入口混行:机动车临时停车上下客,电动车从缝隙穿行,剐蹭风险增加5倍。  

 

 

图片

三大高危行为:警惕“节日杀手”

 

1. 酒后驾驶

WHO数据显示,全球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驾相关。酒精会严重降低反应能力,导致驾驶员误判路况,增加事故概率。  

2. 分心与超速

接打电话、抢黄灯、随意变道等行为是事故高发诱因。超速行驶使车辆失控风险倍增,尤其在弯道、坡道等复杂路段。  

3. 未正确使用防护装备

头盔与安全带:正确佩戴头盔可降低头部重伤风险60%以上,安全带能减少45%的死亡风险。 

 

图片

安全出行倡议:从预防到急救

 

1. 出行前准备

车辆检查:确保刹车、轮胎、灯光正常,雨天出行备好防滑链。 

健康评估:心衰、癫痫、严重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应避免驾车,定期体检评估驾驶能力。  

2. 行车中守规

保持车距:雨雾天气车距需比平时增加1倍以上。  

避让行人:墓区周边多老人、儿童,需减速慢行,主动礼让。

3. 应急处理

黄金1小时:事故发生后,及时止血、固定伤处、拨打急救电话,避免二次伤害。  

心肺复苏:若伤者无呼吸心跳,立即进行胸外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直至专业救援到达。  

 

图片

医院支持:生命守护的最后一环

 

1. 快速救治体系

我院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急诊科创伤中心开通“交通事故绿色通道”,24小时提供颅脑损伤、骨折、胸腹部内脏损伤等创伤急救服务,平均抢救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

2. 健康宣教与筛查

我院定期开展驾驶员健康筛查(如心功能、脑电图监测),为高风险人群提供医学驾驶建议。  

我院定期举行社区讲座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清明寄哀思,安全重于山。每一起事故背后都是家庭的破碎与社会的伤痛。让我们以敬畏之心遵守交规,以科学方法规避风险,共同守护生命安全。‍

图片

 

 

专家简介

熊  刚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胸外科 博士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胸部肿瘤及肺结节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务委员、秘书长;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肺癌MDT专委会常委;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心肺移植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肺部肿瘤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ERAS学组副组长;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2019年首届“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2022年第八届“羊城好医生”。

擅长肺结节诊疗,胸腔镜肺段手术;肺癌、食管癌综合治疗(包括微创手术、靶向治疗,化疗,免疫治疗);气管外科;中央型肺癌袖状切除术;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胸腺、纵隔肿瘤、重症肌无力微创外科治疗;剑突下入路微创手术;手足多汗症。

 

张剑明
医学博士

 

国家重点专科·南方医院普外科派驻化州市人民医院专家。

临床专长:深耕胃肠外科领域16年,累计主刀完成各类胃肠肿瘤/急腹症等微创手术超5000例,精于高难度腹腔镜术式:腹腔镜微创/开腹结肠切除术(CME)/左半结肠切除术(结肠癌)、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ISR/TaTME)(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癌)、腹腔镜全大肠切除+回肠J型储袋-肛管吻合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炎症性肠病个体化微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外科急腹症微创化诊疗体系。

学术任职: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RCS)认证腔镜基础技能培训讲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专委会委员;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胃肠肿瘤分会委员;南方医科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指导老师。

科研:课题基金:主持或参与南方医院院长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

文章:发表10余篇临床及基础研究文章 。

 

 

蓝玉华
副主任医师

 

普外一、胸外科副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胸外科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胃肠肿瘤分会中西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结合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结直肠癌MDT联盟广东茂名地区分会副主任委员;茂名市肛肠外科学会理事;茂名市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常委;茂名市肛肠外科学会理事;茂名市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遗传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热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茂名市瘤防治联盟肺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胸外科:肺及食管良恶性肿瘤、纵膈肿瘤、胸膜疾病、胸部创伤、手汗症,肺结节等胸部疾病的规范治疗和手术治疗,特别是胸部各种微创手术治疗。如食管癌及食管贲门结合部癌的根治性切除手术及综合治疗;针对早中期肺癌实施的肺切除;慢阻肺的肺减容术;多发性肋骨骨折胸壁复位固定术;纵膈肿瘤切除术;脓痂胸及血痂胸切除术;结核性毁损肺切除术;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肺肿瘤切除、肺减容术以及支气管胸膜瘘、食管穿孔、纵膈肿瘤的外科治疗。

普外科:结直肠肿瘤、肛门疾病、疝、甲乳疾病等普外科疾病的规范治疗和手术治疗,特别是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如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腹腔镜疝补片修补术、会阴裂伤修补术、肛门成型术、直肠脱垂手术、乳腺癌根治术、甲状腺癌根治术、痔疮PPH术。首次在本地区独立自主率先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直肠脱垂手术,脾切除术,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肛)、腹腔镜后腹膜肿瘤切除术。

工作近三十多年来,先后约为数千例患者实施了包括食管、肺、结直肠肿瘤及普外科,胸外科的急危重症病人行胸外科、普外科的手术,效果满意,得到群众认可。

 

黄武强
副主任医师

 

普外一、胸外科副主任。社会任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基层医学会药学会疝和腹壁外科会委员;广东基层医学会药学会肛肠分会委员;茂名市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委员暨青年委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于普通外科疾病,能独立完成普通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治工作。特别擅长于胃癌、结直肠癌、肛门良恶性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黄  伟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学士。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疝和腹壁外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腔镜专业组成员;茂名医学会普通外科分会委员;茂名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胃、结直肠肿瘤、腹股沟疝、痔疮、急腹症等普外科疾病的微创诊治,尤其对腹腔镜微创技术研究较深入。胸外科常见病、疑难危重病的诊治及手术治疗,在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食管、纵隔、手汗症疾病方面有一定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