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不小心“落枕”了?5招帮你快速缓解!
一觉醒来脖子莫名其妙出现疼痛
转都转不了
有时候连肩膀和上肢都难受
甚至之后几天脖子
一直处于僵硬状态和持续疼痛中…
落枕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据统计,普通人群中急性颈痛年发病率约为14.6%,而患者首次发病后1到5年内持续性颈痛或者因复发引起的颈痛发病率为50%-85%。
1、睡眠姿势不当
通常情况下,人在进入睡眠状态后会不自主翻身调整自己的睡姿。
头部位置摆放不当,颈部就可能会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状态,导致颈部一侧肌肉、关节和韧带长时间处于过度牵拉状态,引起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疼痛,活动受限。
2、枕头、床垫不合适
人的颈椎都有自然的生理弧度,睡眠时枕头过高、过低、过硬或者床垫过硬,都会使颈部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颈椎小关节扭错,导致局部疼痛不适。
3、颈肩部受凉
睡觉时不注意颈肩部保暖,颈肩部受到寒冷刺激,气血凝滞,筋络痹阻,引起局部肌肉痉挛性疼痛。
4、“低头族”
长时间保持低头的姿势(伏案工作、学习或玩手机等),颈椎前方的椎间盘和后方的肌肉、韧带持续受力,且压力更大,颈椎老化更快,也就更容易引发落枕。
如果发生落枕,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缓解颈部僵硬疼痛,促进恢复。
不应勉强屈、伸、旋转颈部,可轻轻活动,幅度不要太大,不要引发颈部额外的疼痛。
“落枕”后颈后部往往有固定的痛点。从痛点上方往下轻轻按压揉搓,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于最痛点按压力度至感觉明显酸胀即可。
再以拳头轻轻扣击按摩的部位,按摩和扣击交替重复3遍。动作一定要轻柔,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一定不能没有章法地盲目乱按,不能强行旋转颈部,以免造成可能危及生命的损伤。老年落枕患者因存在颈椎老化、椎管狭窄的问题,更要注意,不应随意按摩,建议中医科就诊,由专业人士操作。
热敷能让紧绷的软组织放松,让血液恢复循环。采用热毛巾、热水袋等对疼痛部位进行热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紧张的肌肉放松、减轻疼痛。如有需要,也可以去医院用红外线灯局部照射。
进行热敷时,建议热敷温度不要超过45℃,防止烫伤,以舒服的姿势敷上10~20分钟即可。
针灸有奇效,但需专业人士操作,无条件时可居家按揉。
★后溪穴
后溪穴是小肠经的穴位,小肠经循行在颈肩部,对于调节颈肌很重要,它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对颈椎也有帮助。
取穴:微握拳,在手掌侧面小指掌指关节的后方即是后溪穴
★落枕穴
落枕穴是经外奇穴,顾名思义,在落枕时使用的穴位。
取穴:在手背二、三掌骨间,用拇指点揉时痛处即是落枕穴
★列缺穴
列缺穴是肺经的穴位,古人的经验是「头项寻列缺」,而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对有明显受寒后而出现的落枕可以点揉此穴来调理。
取穴:以左右两手虎口的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侧面,食指尖下的凹陷处即是。
★外关穴
是三焦经的穴位,配后溪穴,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落枕
取穴:在前臂背面中线上,腕横纹上三指宽处。
★如果按揉以上穴位效果不明显,说明肩颈肌肉有劳损,需要疏通相应经络,以恢复颈部肌肉的气血正常运行。
如果必要,可以先尝试外用止痛药(如氟比洛芬贴膏等)。如果疼痛较严重,可在排除禁忌症的情况下再考虑短期口服非甾体消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加速恢复。
如果试了这些方法并没有好转反而加重
一定要立即停止
可能除了肌肉还有会有其他问题同时存在
这时要及时就医,听从医嘱
如果发生落枕,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缓解颈部僵硬疼痛,促进恢复。
①保持良好的睡姿和睡眠环境
以仰卧、侧卧睡姿为主,不要趴着睡。
睡眠时应将整个颈部枕在枕头上,不要悬空;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
②选择合适的枕头
枕头的高度应以个人身材体格为标准。原则是睡在枕上要能保持颈椎的正常曲线,枕头有一定弹性,不会使颈部扭曲。
仰卧:枕头高度应以压缩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相等为宜,保持颈部轻微后伸。
侧卧:枕头高度应以压缩后与自己的一侧肩高度一致为宜,枕头以软硬度适中、稍有弹性为好。
此外,选择硬度合适的床垫,过软过硬都会引起脊柱处于侧弯状态。
③锻炼颈背部肌肉
要想保护好颈椎,关键要锻炼好颈背部的肌肉,它们是保持颈椎稳定的关键,建议参加羽毛球,放风筝,游泳等运动。
④避免错误的姿势,定时活动
任何姿势都不应保持太久,否则易导致局部缺血。
长期坐在电脑前的工作,应该每30~45分就要做些颈部运动或按摩,防止颈肌慢性劳损,有助于减少落枕风险,避免长期低头使用手机。
⑤避免损伤颈部
● 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刹车,头部向前冲去,会发生“挥鞭样”损伤。因此,不要在车上打瞌睡,坐座位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
● 体育比赛时要避免颈椎损伤。
● 颈椎病急性发作时,颈椎要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快速转头,必要时用颈托保护。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科普参考
具体病症判断和用药方法请找医生咨询